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更新时间:2018-11-09
点击次数:608
10月26日,在中国科学院“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”海洋先导专项支持下,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,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等单位共同研制的“深??瓶夹蚏OV系统”,即“海星6000”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圆满完成科考应用任务。该航次取得了丰富的环境样品和数据资料,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,再创我国ROV(有缆??厮禄魅?下潜的深纪录。
“海星6000”是我国*成功自主研制的6000米ROV装备,在历时两年半的研制过程中,突破了铠装缆的实时状态监控与安全管理、自适应电压补偿的长距离中频高压电能传输、近海底高精度悬停定位等多项关键技术??山5壮て诳购Q蠡肪车鞑椤⑸锒嘌缘鞑?、深?;肪吃惶讲夂蜕詈?蟛试吹鞑榈壬詈?瓶脊ぷ?,为我国深??蒲а芯刻峁┣看蟮募际踔С?。
在2017年9月开展的试验航次中,“海星6000”大下潜深度达到5611米,创下当时我国ROV下潜深纪录,重点验证了系统本身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,为后续的科考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本科考航次针对科学目标设计,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组织,中科院海洋研究所、中科院深??蒲в牍こ萄芯克⑼么笱У鹊ノ焕淙晟?、深海微生物及深海地质等领域的科学家参与。航次于2018年10月1日启航,历时26天。
本航次任务的顺利完成,标志着我国6000米ROV平台和应用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,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开展6000米深??瓶嫉哪芰Γ夜詈?蒲а芯刻峁┘际踔С牛ξ夜詈?蒲а芯咳〉酶蟮慕?。